水产健康养殖问答

发布时间: 2020-11-14
    1、什么是水产健康养殖?
水产健康养殖应该是根据养殖品种的生态和生活习性建造适宜养殖的场所,选择和投放品质好、体格健壮、生长快、抗病力强的优质苗种,并采用合理的养殖模式、养殖密度,通过科学管理、科学投喂优质饲料、科学用药防治疾病和科学管理,促进养殖品种无污染、无残毒、健康、快速生长的一种养殖方式。

    2、影响健康养殖方面的污染主要是哪些?
养殖方面的污染主要是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化肥、鱼药、养殖有机质等的污染。

    (1)工业废水:工业废水是各类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出的生产废水、生产污水、生产废液等,这些工业废水会造成养殖水域的重金属污染、热污染、酸碱污染,放射性污染。

    (2)生活污水: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生活污水,造成养殖水域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

    (3)农业废水:农业灌溉上用地下水、地表水、养殖废水并使用大量的农药、化肥等,通过土壤和降雨,经地表径流的冲刷携带进入渔业水域,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农药污染。

    (4)药物污染:主要是鱼病防治不当,大量乱用药物,造成养殖水体药物污染。

    (5)养殖引起的有机质污染:由于过多投喂优质饲料或投喂饲料系数高的劣质饲料,使养殖品种的排泄物大大超过了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造成养殖水体的过富营养化而成为有机质污染,使水中有机质大量积累,水质变坏、溶氧下降、病害增多、养殖品种的品质下降、死亡上升。

    3.什么样的场所是适宜健康养殖的场所?
适宜健康养殖的场所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地势平坦、避风向阳。(2)水源充足,水位、水质符合养殖品种的要求,四周无污染源。(3)道路畅通、电力充足。(4)鱼池保水性能强,进、排水设施全。

    4.健康养殖如何选购优质苗种?
优质苗种应具备以下几点:(1)规格齐整、体格健壮、反应敏捷。(2)体色鲜亮,鳍条、鳞片完整,条形好。(3)捞出水面跳跃激烈,存活时间长;放回水中后,入水迅速,游动快。(4)体表、鳃、泄殖孔处均无疾病症状。(5)在水中集群能力强,抢食性能好,生长快,疾病少。

    5.健康养殖以什么样的养殖模式比较合理?

    (1)以1个品种为主养品种,占到总量的70%左右;另有2-3个品种为搭配品种,占总量的20-30%。

    (2)搭配的品种中,应有改善底质的鲫鱼和控制水质的鲢鱼。

    (3)除草鱼外,其他的品种放养时,应做到同一,规格、同一时间。

    (4)放养抢食能力弱的品种不宜搭配相同规格或大规格抢食能力强的品种;放养抢食能力强的养殖品种,可以搭配放养抢食能力弱的品种。

    6.健康养殖怎样控制养殖密度? 
养殖密度与池塘水源、水质、配套机械和养殖的品种有关。

    (1)池塘水源、水质条件好,养殖密度可大些,反之则可小些。

    (2)池塘增氧机械配套好,养殖密度可增加,反之,则密度小。
一般情况下:无增氧机械,则亩产量控制在300公斤以内。亩0.3千瓦增氧机械,产量控制在700公斤以内。亩0.6千瓦增氧机械,产量控制在700-1000公斤。亩1.0千瓦增氧机械,产量控制在1000-1500公斤。亩1.5千瓦增氧机械,产量控制在2000-2500公斤。

    (3)集群快、抢食能力强的鱼,养殖密度可大些;集群慢、抢食能力弱的鱼,养殖密度可小些。

    (4)耐氧能力强的鱼类,养殖密度可大些;耐氧能力差的鱼类,养殖密度可小些。

    7.健康养殖的水质如何调控?
    在水质的调控上,吃食性鱼类与肥水性鱼类养殖不同,在用人工配合饲料养殖的水域中,对水质的调节方法为:

    (1)坚持每年清整池塘,清除过多淤泥,并使用清塘药物。清塘药物以生石灰为主体。

    (2)池塘清整后不施有机肥,若池塘加水后,水质太清瘦,则用化肥或少量有机熟肥化汁泼洒。使水透明度达到35-40公分。

    (3)春季养殖水位要控制低些,一般放养鱼种规格在150克以内的,水位控制在0.7米以内;150克以上的,水位控制在1米以内。

    (4)池塘水位应随气温上升和鱼体生长而逐步加水,直至养殖水位控制到1.3-1.5米为止。

    (5)当达到最大控制水位后,水质调控可用换水法,方法为先抽排池底部水,水量为全池1/5-1/3,然后再加新水。

    (6)换水的原则应是:水质好少换,水质差勤换、多换;白天少换,后半夜多换;有风天少换,无风天多换;养殖密度小少换,密度大多换。

    (7)对酸性水池塘,应常用生石灰调节,每个月用10公斤/亩生石灰乳浆全池泼洒。

    8.健康养殖如何科学投喂优质饲料? 
    因为优质饲料在投喂量过多和投喂技术不当时,仍可造成饲料系数高,养殖成本高的问题,因此,健康养殖需要掌握科学的投喂技术。所谓的科学投喂,应是根据不同天气、不同品种、不同规格来合理确定饲料品种、规格、投喂量、投喂次数和投喂时间。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则: 

    (1)投喂做到"四定",即定点、定时、定质、定量。

    (2)投喂的料要与鱼体的大小相适应,与生长相适应。基本上饲料的粒径为鱼体的口径的二分之一为好。

    (3)投喂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关系为:
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鱼苗>鱼种>成鱼。

    (4)投喂量和次数按不同种类、不同规格进行控制。投喂量按鱼的体重计,常为2-5%,通常: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小型鱼类>中型鱼类>大型鱼类;幼鱼>成鱼。投喂次数:小型鱼3-5次,大、中型鱼2-4次;幼鱼3-5次,成鱼2—4次。

    (5)投喂方法上,首先应驯化鱼集群抢食的习惯,在正常化后,每次投喂时间上要控制,不宜过长,具体方法为:投喂时间,应定在黎明后的两小时之间的固定时间内投喂,高温期下午5时以后及晚上不喂鱼。投喂速度:开始慢,中间快,后期慢,即"慢、快、慢"。投喂面积:开始小,中间大,后期小,即"小、大、小"。投喂量:开始少,中间多,后期少,即"少、多、少"。当大部分鱼停止吃食游离食场,剩余鱼抢食速度缓慢时,即可停止投喂。

    9.怎样才能科学用药防治疾病?
    疾病防治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正确诊断、合理用药,严防药物污染,这才是科学用药防止疾病的方法。

    (1)坚持每月用消毒药物对全池消毒一次,并用防细菌性病药饵投喂一次。

    (2)高温季节,每半月对食场消毒一次。

    (3)每月在晴天中午鱼类集群摄食时间,用杀体外寄生虫药物对食场泼洒一次。

    (4)当鱼类发病时,首先应捞出病鱼进行体表和体内检查,确定病因后再选用药物,严禁不明病因乱用药物。

    (5)用药时必须按药物说明使用,一不能减量,二不能超量。

    10.常规鱼类的健康养殖有哪些要点?

    (1)修整池塘,清除污泥,完善进、排水设施,改善池塘环境。

    (2)实现井、泵、渠、增氧机械配套,完善机械设施。

    (3)投放优质苗种,控制合理密度,实现模式化养殖。

    (4)科学调控水位,水质,增加水体的氧化功能和自净能力;,

    (5)在病害防治上,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正确诊断,科学用
药。

    (6)选择优质饲料,进行科学喂养,促使养殖品种健康、快速生长。

    11.名、特、优、新水产品的健康养殖有哪些要点?
这类品种,因多数是肉食性的,对环境、水质、溶氧、饲料等方面的要求高,而且养殖中的自相残杀能力强,相对养殖技术上的要求和难度较高。

    (1)养殖的品种应是苗种来源方便,饲料容易解决,养殖技术易推广,市场易接受。

    (2)养殖的品种应有专业化的基地,实现养殖规模化,分布合理化,并能占领和满足本地市场的需求。

    (3)基地应选水源充足,地势平坦,避风向阳,水质、水温和溶氧均符合养殖品种要求的场所。

    (4)池塘的建设应在走向、排列、面积、深度、进排水设施、排污、净化能力等方面符合养殖品种的生态习性,达到科学、合理、易操作。

    (5)养殖的放养密度要适当,前期饲料应以鲜活动物为主,并且投放量要足,后期可投喂以动物蛋白为主体的配合料。

    (6)养殖阶段,必须定期拉网筛选,并按个体大小进行分级饲养。

    (7)成品养殖上做到合理密度,优质饲料,溶氧充足,水质良好。

    (8)加强水质调控,方法为偏酸性水,每月用石灰15—20公斤/亩·米调节水质;偏碱性水不用石灰,定期用氯制剂或酸性药物调节水质。碱性较强,即PH值在8.5—9.5的水体,常用盐酸性化合物来调节。

    ①换水上要科学化,水质良好不换水,水质不好勤换水。换水的方法是:新、老水温差大少换,温差小多换;白天少换,后半夜多换;有风天少换,无风天多换;养殖密度小少换,密度大多换。

    ②随时注意养殖品种的健康、生长状况,及时准确处理和调整养殖方式和养殖密度,尤其是对出现的疾病要立即正确诊断,科学用药治疗,以防疾病严重和扩大。


来源:广西农业农村厅